2 Answers

下面先只讨论日常工作和学习的影响:
1.内容可信度提升:带有标识的AI生成内容更容易被识别和信任,这对于在工作中使用AI生成报告、数据分析或学习资料的我们来说,增加了产出内容的可信度和透明度。在日常工作学习中我们会担心AI生成的内容会存在干扰现象,标注这个有利于使用者日常使用和管理。

2.版权归属更明确:隐式标识中包含服务提供者名称或编码、内容编号等信息,这使得AI生成内容的版权归属更加清晰,减少了在使用过程中可能遇到的版权纠纷。这个是一个问题,经常有AI假冒的现象发生,这个有助于维权。
3学习过程更加规范:教育领域使用AI生成内容时(如AI生成的讲解视频、学习材料),标识要求使学生和教师能够清楚区分人工制作和AI生成的内容,培养批判性思维和信息鉴别能力。当然有一点不能忽视,就是人们驾驭不了AI的原因是自己无法理解AI生成的内容,自己的能力不足以理解AI生成的知识,导致盲目相信。这个是在学生受教育的时候应该关注的一个问题。
4可能增加少量操作步骤:在使用AI工具生成内容后,可能需要额外步骤来添加或确认标识,这可能略微增加工作流程的复杂性。不过大多数主流AI服务提供商可能会将这一过程自动化。在进行开源贡献时,建议还是主动的标上AI生成。如果检查通过之后在标注为人工,或许这样的方法会好一点。
5心理接受度变化:明确标识AI生成内容可能会影响人们对这些内容的接受度和评价。一项研究指出,内容发布者的标识提醒虽然会降低用户对内容的态度和分享意愿,但能有效激发用户对深度伪造内容的识别和处理。这样其实是可以起到一个大众监督的作用的。
如上解答参考了AI,并且经过我修改过,特此声明。

我觉得在讨论影响之前,首先要思考的是可行性。

  1. 音频、视频、图像、文字,不同的媒体类型,分别应该如何加水印?
  2. 面向最终用户的服务平台添加水印比较容易,API服务提供方,如何在生成的内容里添加水印,尤其是文字内容?
  3. 这是否意味着国外的,不遵守水印规范的服务,我们国内今后将一律不许使用?
  4. 如果是某种用户不可见,但是算法可以识别的水平,那么在展示、播放这些AI生成的内容时,是否展示播放工具也需要做相应的适配?
  5. 目前的AI生成内容,可能不只是最后一步生成,而是多个不同的AI,分别负责其中的某一个环节,最后还会加上人类的手工修改与调整。这样的作品,如何添加水印?